• 校友故事

“00后”大学生返乡创业当“猪倌”——张祖庚校友创业启示录

发布日期:2023-03-16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   张祖庚,德州市夏津县人,学校2019级动物医学专业学生,在校期间成绩优秀、表现良好,担任班级副班长,光荣入党。毕业后他选择返乡创业,在父母的支持下,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黑猪和肉牛养殖。

今年23岁的张祖庚是德州市夏津县白杨村人,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,回到家乡,接手父亲的3亩地搞生猪和肉牛养殖。如今他已养了近200头黑猪、30余头肉牛,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“猪倌”。

谈到自己回乡创业的初衷,张祖庚回忆到,爷爷在世的最后几年,一直怀念小时候家里黑猪肉的味道。为给爷爷寻找记忆中的味道,家人几经周折,最终找到了4头莱芜黑猪养殖。莱芜黑猪有野猪血统,抗病能力强,耐粗饲,相比白猪,肉色鲜红,质地柔韧不松软,是公认的美味食材,价格一公斤能高出20多元。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更加激发了他发展养殖业的热情。

创业之初,来自朋友邻里的质疑,让张祖庚内心十分失落。好在父母非常支持,拿出近百万元支持他创业。在家人的帮助下,他建起了大棚,引进了黑猪、肉牛。

结合所学专业,张祖庚在承包的30余亩地里种植玉米,用玉米喂猪、秸秆喂牛、动物粪便做有机肥来改善土壤品质,探索出了“5亩玉米”与“1头牛+5头猪”互养的循环模式。“最近,我还实验种植了有机萝卜和白菜,都是采用地养畜、畜养地的循环农业模式。”张祖庚说。

清晨,唤醒猪舍里沉睡的小猪,顺手抓一把猪槽里剩余的饲料看一看、闻一闻,再清理一下积攒的猪粪。每天,张祖庚都会按时来到猪舍,仔细检查清理。

虽然创业艰辛,但张祖庚尽可能地回馈乡邻。面对乡亲们关于家畜养殖技术的求助,他来者不拒,耐心地指导。渐渐地,周围的养殖户认可了这位“大学生猪倌”,一有问题就找张祖庚。

目前,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,张祖庚正积极筹建养殖合作社,他要用自己所学给予乡亲技术上的支持和养殖经验上的帮助,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。